龙海“味道” 香飘全球

   2024-06-17 14
核心提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提及福建漳州龙海,或许有点陌生,但是这里生产的食品在生活中可是“随处可见”。早餐时的一块面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

提及福建漳州龙海,或许有点陌生,但是这里生产的食品在生活中可是“随处可见”。早餐时的一块面包,追剧时的一片肉脯,山姆超市热销的“芝士海盐饼干”,海底捞火锅店里的“妙脆角”…翻到包装背面,它们基本都来自“龙海制造”。

食品产业是龙海的支柱产业、品牌产业之一。其产业体系健全、产品种类众多,面包、糕点、罐头、水产等32大类食品远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近200个国家,龙海也因此被誉为 “世界厨房”。

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

现如今,龙海全区拥有食品生产企业超800家,2023年全区规模以上食品企业产值达300亿元,支撑起龙海经济发展的“半边天”。

在龙海这片充满活力的热土上,食品产业与奋发崛起的新龙海一同扬帆启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质量书写着转型升级的新篇章。龙海,这座被誉为“中国休闲食品名城”的城市,其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无疑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兴起的一个缩影。

从无到有 小食品做成大产业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地区,素有“花果之乡”之称,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俗语有称“扁担插土里也能发芽”。农业的发达,为龙海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龙海的食品工业从无到有,从零散的家庭小作坊到转型食品工业现代化生产,发展至今近40年,大致经历了三个关键的阶段。”龙海区食品产业促进会副会长林永川向记者介绍了龙海食品产业的发展历程。

上世纪七十年代,基于龙海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当地食品家庭作坊“遍地开花”,主要生产蔬果罐头、粮食制品、传统糕点等农产品加工品,但是多为粗加工,依赖手工操作,产品种类也相对单一。

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乘着改革开放的浪潮,龙海食品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海新集团就是当时的“弄潮儿”之一。

海新食品的自动化生产线

创办于1985年的海新集团以饲料产业起家,1992年开始生产饼干类食品。为了寻求转型突破,当时,福建省海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土木带着团队,从奥地利引进设备技术,也就是现在“丹夫华夫饼”的生产线。“丹夫华夫饼”的生产开创了国内松软饼类的先河,并且持续畅销10多年,曾经这个单品一年就卖出5亿元。

经过近40年的风雨历程,如今海新集团已经从一家村办企业,蜕变成产值规模近70亿元,拥有40多家子公司的全国食品行业巨舰。

进入90年代后,龙海提出“工业立市”,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新一轮技术改造工程的浪潮迅猛席卷,龙海食品厂掀起“二次创业”热潮,纷纷更新设备,引进全套的国外先进设备,食品种类不断增加、食品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食品民营企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

新质生产力 促传统产业焕新升级

近十几年来,龙海食品产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为动能,食品企业引进更数字化的智能设备,更高效能的食品加工技术,更创新的技术研发,以新质生产力催化传统食品产业“老树发新芽”。

卡尔顿食品的全自动化生产线

连日来,卡尔顿(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持续高速运转,开足马力备战今年的龙海食品博览会。而在偌大的生产车间,几乎看不到工人的身影,自动理料、自动开箱、自动抓包、自动称重、自动封箱、自动码垛…一道道关键工序全程人工零接触,只有少数工人对关键工序进行监督纠正。车间内的温度、湿度、设备运行情况等,都可通过车间外的环境看板实时更新监测。

“我们卡尔顿透明工厂1.0,全程实现自动化生产,外包过程减少大量人工操作,可以节省人力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误差。”卡尔顿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胡月向记者介绍道,“车间的机械手与包装机是一对一的,如产品出现问题,可以追溯到哪一台,既提高了设备维护的效率,同时也保证了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卡尔顿食品参展食博会(资料图)

创立于2014年的卡尔顿(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高端工业烘焙技术的研发。历经10年的发展,这个年轻的企业迅速成为了烘焙行业内脍炙人口的“黑马”。 2022年,占地145亩的卡尔顿创意食品产业园投入使用, 2023年,卡尔顿线下覆盖超10万个销售网点,连续多年获评龙海区“纳税大户”。

欧业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包装吐司面包

一款三明治,年销4亿元,是如何做到的?近期,欧业食品有限公司创新研发一款可量产化的“哈兰德”三明治,一经推出就迅速成为“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喜爱。

以往三明治只能在面包店现做现卖,保质期只有3天,无法量产销售。欧业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毅伟敏锐地看到中短保质期这一赛道的前景,于是,他带着公司研发小组深度研发“新鲜90天”三明治。

欧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哈兰德三明治产品

“这款三明治我们在10万级无菌车间生产,同时采用脱氧保鲜技术,在包装内放置脱氧剂包,把袋内空气全部抽干变成无氧空间,从而延缓食品氧化、霉变和细菌生长,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和口感,保质期可达到90天。”陈毅伟介绍道,三年来公司不断加强创新研发和工艺升级,今年这款三明治年销量预计可达到5亿元。

“今年我们在南溪湾创业园投入建设烘焙生产基地,占地约50亩,投资近3亿元,届时将会实现约15个亿的产能。”陈毅伟说道。

好利来食品的三角蛋糕生产线

品牌引领 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经历无数次产业更迭后,越来越多的龙海食品企业跳出代工生产的思维,开始重视品牌打造。更多的龙海“食二代”接棒进入食品赛道创业,他们观念先进、大胆创新,更注重品牌化、年轻化,为龙海食品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因子”,也引领着龙海产业价值链持续提升。

“我们在这几年的创业中也发现,龙海本地的食品质量好,产品种类多,但是本土品牌影响力却不够。”卡尔顿集团董事长黄秋平认为,要立足打造龙海本土品牌的影响力,才能摆脱原有贴牌生产的模式,在行业中实现“突围”。

为此,卡尔顿从创立至今一直致力于打造自有品牌,提出“潮烘焙”和“幸福感烘焙”理念,从产品研发到品牌包装上,打造更健康、更有差异化的产品,更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需求。

除了线上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推广、线下展会参与等形式,卡尔顿还与厦门马拉松、金鸡百花电影节,多个热门综艺、电影等进行品牌跨界合作,最大限度地扩大品牌传播力,让更多人知道卡尔顿这个龙海本土品牌。

龙海区政府高度重视食品产业的品牌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和升级,逐步从传统代工生产转向自由品牌的建设,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本土品牌,不仅提升了整个产业的价值链,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聚链成群 以展为媒共享新机遇

走进位于龙海浮宫镇的南溪湾食品产业园,空气里处处弥漫着烘焙食品的香甜气息,目前龙海已有百余家食品企业入驻于此。

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近年来,龙海提出“一区三园多基地”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引进万洋众创城、南溪湾创业园等四个标准园区,将食品产业园区串点连线,同时,打造创新能力突出、产业链条完整、配套体系完备的食品产业集群,实现食品产业提档升级。

如今,罐头食品、水产品加工、休闲食品等几大食品产业集群高歌猛进,龙海区成功入选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和福建省城市发展“十优”区。今年1-5月,全区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产值138.6亿元,休闲食品产业集群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龙海食品博览园

练好“内功”,还要强化“外功”。除了积极组织本地食品企业参加成都糖酒会、广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外,龙海大力发展展会经济,依托“中国休闲食品名城龙海博览园”,持续办好“家门口的展会”。

6月16日-18日,第五届中国漳州(龙海)食品博览会即将举行,这座飘着香气的城市又将迎来一年一度的全球食品行业盛会。自首届举办以来,龙海食博会已经成为龙海乃至漳州的食品企业集中展示最新产品、技术成果和品牌魅力的国际舞台。

往年龙海食博会上的企业特装展区

“食博会上,采购商看中了哪家企业的展品,企业可以直接带到生产基地车间去实地参观,促成交易,非常的高效便捷。”龙海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洪春兰说道,展会助推当地企业快速拓展国内外市场,实现 “卖全球”的目标。举办食博会也展现了龙海乃至漳州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策支持,增强了外来投资者的信心,为本地食品企业“走出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以2023年的食博会为例,共吸引1.6万多名专业采购商,实现意向订单总金额38.5亿元。3万多名群众进园观展购买,同步开启的展会直播收获1000多万人次的网络关注量,也让全国各地更多地认识了龙海。

“未来龙海食品产业的发展重点在‘新’字。”漳州市龙海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茂成表示,今后,龙海将着力打造“新型工业化”“新质生产力”“产业社区”,以“创新”牵引、“结构”优化、“数字”赋能、“绿色”转型,全面建设产业社区,全力引导数智化转型升级,助推龙海食品产业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浪潮中向“新赛道”激流勇进。(部分图片来源:龙海区融媒体中心)

东南网出品

总策划:曾武华

总监制:许上福

策划:王祥楠 林雯晶

记者:陈惠华

视频:郭子龙

责编:陈思捷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2003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