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安琪广式月饼,重走中秋月饼传承创新之路

   2024-05-30 52
核心提示:据传在唐朝时期,高祖李渊接过献饼祝捷的圆饼,笑指天上明月道出那一句“应将胡饼邀蟾蜍”,自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从古流传至

据传在唐朝时期,高祖李渊接过献饼祝捷的圆饼,笑指天上明月道出那一句“应将胡饼邀蟾蜍”,自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从古流传至今。虽然传言有多有寡,但如今每当中秋团圆之际,一口月饼总能成为中国人家庭中的氛围组担当。对于国人而言,中秋吃月饼,不仅仅是贪那一口甜与糯,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家国情怀可能才是更深的意义。

提到月饼,广式月饼似乎是那个尤为显眼的一个,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承载中秋美好愿望的月饼,广式月饼可谓是在美味口感上一骑绝尘,成为了月饼界遥遥领先的存在。在北方人眼里并不好吃的月饼,为何一到广东地区,却变成了美味的代名词了呢。

这其实还是要追溯到近代时期,1889年间,在广州地区,一种用莲子熬制成莲蓉来制作的酥饼尤为盛行,其细腻如玉的口感,让人闻之生津,一度成为糕点届的弄潮儿,这其实就是广式莲蓉月饼的雏形。

直到1908年中秋节,“安琪月饼”前身“梁氏永记饼屋”首创双黄纯白莲蓉月饼,第一次将秘制蛋黄加入到莲蓉中,象征着中秋天上满月,寓意圆满团圆,自此,广式双黄纯白莲蓉月饼正式出圈。

而当时的广州生产制饼大家,梁氏永记饼店就与广饼大师卢丰、罗保鑑世交情深,通过吸取两位大师技艺所长,梁氏一举让广式月饼成为了当时最为风尚的美食。并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通过下南洋的广州人带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华侨聚居地,成为了各国华人中秋必备,风靡至今。

广式月饼除了拥有着百年发展历史以外,更多的秘密还是在于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坚守与出新。在上世纪80年代,梁氏永记饼店更名为安琪月饼,秉承着老手艺人的师训与家训,在正统广式月饼上的深耕让广式月饼成功出圈,但能让安琪广式月饼成为大家中秋月饼的首选,还是来自于对非遗技艺的执着与传承。

对于今天的安琪广式月饼,每一个品尝它的人,无一不为其细腻起沙、油润柔滑的口感所折服。2008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在制作工艺上的精益求精,是每一个匠人的初心与坚守成就了其独特口感。

首先每一块安琪非遗月饼都是从制作特别的饼皮开始,只有学做饼皮五年以上的老师傅才能掌握制作安琪广式月饼的面粉“秘方”,也只有通过这样的“秘方”制作出来的广式月饼饼皮才能做到不易破不容易粘手,这是安琪广式月饼成为非遗月饼的重中之重。

外在讲究,内里同样也不含糊。安琪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之所以能赢得大家的喜爱,除了饼皮上的深究以外,更多的在于莲蓉馅料与蛋黄的选用。安琪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中的莲子用的都是湘莲,口感绵密香甜不会有渣的感觉。而莲蓉除了放糖和油熬制以外,莲子含量100%,所以熬制出来的莲蓉口感才非常纯粹细腻。蛋黄的选用上更是严格把控温度与湿度,只有最为合适环境下腌足45天的蛋黄才能被选做安琪双黄纯白莲蓉月饼的材料,确保每一个月饼的蛋白品相与口感都是绝佳。通过极致的选材,搭配上安琪月饼匠人的技艺,才推出了今天称得上“非遗月饼”的安琪双黄纯白莲蓉月饼。

都说广州人对吃食极为讲究,同样在月饼这块亦是如此。唯有制作技艺精确细微,并且代代传承,才能满足广州人挑剔的味蕾,也正是经历如此的考验,安琪广式月饼的出圈才更具份量。

今天,安琪广式月饼在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传承人梁球胜先生的带领下,深入探索广式月饼传承与创新,始终坚持“非遗技艺”与优选好料,让每一块广式月饼都能为大家带去味蕾上的极致体验。除了最为经典的双黄纯白莲蓉月饼以外,安琪广式月饼还推出了拉丝月饼、脆皮叉烧月饼等众多创新产品,旨在满足国内外华人不同口味需求。同时也是积极借助互联网工具,打造“安琪食品官方”微信公众号来为广大用户呈现最为优质的服务。

月饼以圆承载中秋佳节国人的念想,而安琪广式月饼则是以丰富细腻口感让象征意义的月饼成为了美食界的一颗璀璨明珠,未来,安琪广式月饼将始终坚守“非遗月饼”传统技艺传承,不断深入广式月饼创新之路,为大家带去不一样的广式月饼新体验!

十堰晚报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 admin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2003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