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张忠强糕点模具藏品展在北京市西城区93号院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糕点模具收藏家张忠强的糕点模具精品,涵盖中国各大传统节日的糕点类型。
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餐桌上都少不了应节的糕点。春节的年糕,七夕的巧饼,重阳的花糕,端午的绿豆糕、五毒饼,中秋的月饼等等。除了节日固定的糕点外,各地根据自己的风俗和口味多有形式、材料、口味迥异的地方特色糕点。但万变不离其宗,糕点的制作除了制作材料外,都离不开糕饼模具。模具的形制、花纹和大小都有讲究,有的是做月饼的,有的是做巧饼的,有的是做绿豆糕的。
糕点模具 张忠强藏品
糕点模具对木材的要求非常高,一定要没有虫蛀,不变形,干燥若干年之后的板材再次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不管是从起稿、雕刻还是用刀法,一定是精心雕刻,精心设计,表现吉祥、祥和、团圆、兴旺的寓意。糕点模具的材料有几种是上好的,杜梨木、核桃木,也有用枣木、白松、柞木、榉木的。
糕点模具 张忠强藏品
模具内的刻花也有讲究,不同的吉庆寓意雕刻不同的图案。各地还有符合地方特色的模具形制和纹样,以此制作当地的节日糕点。不同节日,人们会采用刻有不同纹样、造型各异的模具制作糕点。模具上的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为题材的花卉纹饰寓意对高洁品行的追求;福、禄、寿、喜的文字纹饰寓意美好的祝福之意;龙、兔、猴、麒麟、蝙蝠等瑞兽纹饰则有避凶祁祥之意。模具的造形和题材受各地民俗和地域影响。南方地区饼模多体积小巧、造形多样;中部地区多体积偏大、造形单一,以圆为主。
糕点模具 张忠强藏品
糕点模具的制作非一般木工可为,兼具制造的手工性、雕刻的复杂性、技巧的专门性和艺术的独特性。一件普通的模具成品的制成,必须由许多手工艺人经过设计、胎胚、作地、光漆、画印、雕刻、烘烤等大致十余道大的工序方能完成,所需时间至少一个星期。稍微高档和精细的雕漆艺术品,则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模具雕刻所需工具有三套之多,每套七、八百把刀具,共计两千多件。制作模具的刀法工艺有六种:刮、刨、凿、切、剔、刻。
此次展览旨在让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通过展览能够零距离接触传统糕点模具,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节日。
据悉,展览将持续到12月31日。
相关链接
张忠强,北京泥彩塑第五代传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989年开始收藏糕点模具,收藏糕点模具几千余块。2000年起,张忠强响应政府关于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号召,将民俗知识的文化讲解、制作、教学送进校园。张忠强还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先后走进英国大使馆、西班牙大使馆、法国 大使馆,德国西门子公司、诺基亚公司等,为外国人群讲述北京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