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总是太匆匆,如果不是看到超市里摆放得琳琅满目的月饼,我还真没反应过来今年的中秋又快到了,2015年已经走过了一半。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个满溢着桂花香的日子,就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湖南民谣:“月亮粑粑,里面坐个爹(嗲音)爹,爹爹出来发饼……”小时候,每逢中秋,我们就哼着歌谣等着爹爹发月饼吃。长大了,人在变、事在变,不变的就是吃月饼的习惯。
月饼又称宫饼、丰收饼、圆饼、团圆饼等。记忆中儿时的月饼,圆圆的,油油亮亮,散发着诱人的甜香,里面有伍仁馅、豆沙馅,皮薄,种类单一,有时甚至皮还烤得发黄发黑。
而今的月饼种类繁多口味俱佳。尤其是近两年推出水果馅的月饼。你看那草莓馅的,咬一口薄薄的皮儿,露出里面酱红色软软滑滑的草莓馅,煞是好看。唇边还留有草莓的甘甜,真是美味无比!你再看那哈密瓜味,里面深绿色、柔嫩美味的馅儿,吃起来既甜又酸。还有西瓜、凤梨、冰激凌月饼。比起我们小时候吃的月饼口味多多了,但是我总觉得小时候的月饼,吃起来有妈妈的味道,每年中秋我依然还会买一些豆沙和伍仁味的月饼,也许是吃一份回忆、一份情感吧。
据说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后来才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这一习俗的形成是在明代。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北京的月坛公园原名“夕月坛”,就是明清两代帝王秋分日祭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诸星宿神祇的地方。现在的中秋节,不再祭拜,也缺少了期盼,万家团圆的节日简化成一个小小的月饼。现在的中秋,也不再有儿时那最圆最亮最纯粹的月亮,这都市里的月亮,总少了儿时的那份清亮和诗意。
诗人席慕容写道: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们这群在北京漂泊的旅人,在这不再清亮的月光下,把中秋节过成故乡节;把都市的月,想象成儿时的月;把而今的流水线月饼吃成妈妈亲手做的月饼。月饼,寄托着我们不变的团圆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