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2岁的白道强和28岁的马聪华,都是昆明烘焙业金招牌“面包工坊”的优秀员工。他们既是同事,又是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的校友,而且都是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与面包工坊校企合作订单班的学生。
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与昆明兰博面包工坊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面包工坊”)自2008年开展校企合作以来,除了向企业输送200余名毕业生外,还根据企业的需要,订制化开设“面包工坊订单班”,实现了学校培养和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订单班”校企生三方受益
初中毕业后选择中职教育,是马聪华不得已的选择。“没办法,那时家里穷。”一方面希望有个中职学历文凭,学习一项有用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需要有个可靠的工作保障,最好在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就知道将来的工作,而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与面包工坊合作实施的校企合作订单班正好满足了马聪华的需求。
订单班意味着入学便就业、在校就是企业“订单员工”,马聪华通过订单班特殊的学习形式,有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同时,由于企业的师傅被请到学校讲座和授课,大大激发了马聪华的学习兴趣,他喜欢上了烘焙行业。两年后,马聪华进入面包工坊实习。“在工作中,我发现,原来弄不懂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后,一下子变简单了,如酵母发酵的原理等”。
由于订单班精准的培养方式,加上自己的勤学钻研,马聪华入行不久便做到了生产班班长,3年后顺利升为面包工坊生产部经理,同时,还在面包工坊遇到了自己的爱人。
学校成面包工坊“人才摇篮”
2012年,比马聪华小四届的白道强来到面包工坊实习。“我也是学校和面包工坊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实习后便留在了面包工坊,一干就是3年。”如今的白道强,已经是面包工坊金马碧鸡店的店长,主管着一个较大门店的销售运营,每天的营业额均在2万余元。工作之余,马聪华也经常参与企业组织的内部培训和学习,日子过得很充实。
“我校与面包工坊合作8年了,先后输送了数百名学生到面包工坊实习就业,每年都安排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与面包工坊人事部配合管理指导学生,从生活到工作全方位服务。我校的实习生在面包工坊的稳定率和好评率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主任刘梅介绍,面包工坊在全市有37家门店,其中8个店的店长均是该校毕业生。此外,学校还先后为面包工坊培养出了一批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
刘梅表示,双方还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面包工坊的中央工厂挂牌“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实习基地”。而开办“面包工坊订单班”,更是商务信息工程学校专门为面包工坊的人才梯队培养而量身打造的,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后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前沿零距离对接的尝试。
试水“现代学徒制”
一个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前沿到学校,与学校合作把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本结合在一起考虑,甚至把课堂搬进企业,这无疑与企业管理睿智的眼光和开明的管理思路分不开。
昆明兰博面包工坊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纳梅是位“80后”创业者,澳洲留学回国后,因个人喜好烘焙,创办了面包工坊。从翠湖一家门店做起,并依靠口碑传播,在短短几年内打开昆明烘焙中高端市场,成为本地烘焙业一块响当当的牌子。
“职业教育注重人才培育的实用性,我们要的不是单一的技工,而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技能型人才,经过第一轮的‘订单班’实验,证明我们的尝试获益良多,既能增加员工的知识素养,又稳定了企业人才团队。”纳梅介绍,她在企业发展最需要用人之际,找到了商务信息工程学校。近年来,双方的互动也逐渐增多,面包工坊的管理者还到学校参加开学典礼、运动会等,学校也定期到面包工坊参加座谈会、年会等活动。
今后,双方还将尝试合作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起向教育厅申报试行“现代学徒制”。把企业的师傅和学校名师整合起来构建强大的师资队伍,让学生既能在学校接受良好的理论学习,又可以在企业边上班边跟师傅学习烘焙技能。纳梅表示,今年,双方将共同制定实习计划、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分阶段、分层次落实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首席记者廖晶蓉报道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