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年已经过去,41张虚拟运营商牌照也名花有主。但是,随着2014年的过去,对于部分虚拟运营商来说,他们可能离拱手送出牌照的日子也就不是太远了。2015年,只是虚拟运营商发展的第二个年头,但也是国家规定试点期的最后一年。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41家虚拟运营商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2015年年底试点期结束后,国家将吊销发展不佳的企业的转售业务牌照。
与其说虚拟运营商领到了一张金字牌照,倒不如说他们手捧着一张金子做的烫手山芋。在笔者看来,除了国家规定的时间限制,虚拟运营商还面临另外一个尴尬,那就是:从蛋糕店批发蛋糕,然后再和蛋糕店去竞争生意。
诚然,虚拟运营商们想出了各种策略。可不管虚拟运营商如何宣传,他们永远摆脱不了一个身份——租用移动、电信、联通资源的身份。没有基站的他们,从三大运营商那里租网络,回过来再和三大运营商争夺客户。其实,就是一个二道贩子。但这种二道贩子又很特殊,我想,我前面用蛋糕店的比喻来形容这种关系,应该很恰当。但是,这种竞争能起到什么样的结果呢?虚拟运营商无非是个蛋糕店的二级代理,在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基本上不可能威胁蛋糕店的地位。而蛋糕店,之所以愿意把蛋糕批发给这些代理,无非是想多卖出些蛋糕,与隔壁以及另外一条街的蛋糕店竞争而已。
那么,这个蛋糕代理商在和蛋糕店们(包括自己的上家)竞争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今年元旦,我有机会试用了一下虚拟运营商的服务,多少算是有些自己体会,所以斗胆说上几句。
去苏宁购物时,苏宁赠送了两张苏宁互联卡。店员告诉我:“这两张卡可以免费用一年,每月50兆流量,每月50分钟,无漫游,不清零;用超了的话,按照0.15元每分钟、0.15元每兆的标准收费(大概如此);无来电,若是开来电,收费5元;若是到期后还想用,每年交48元,还是以上的标准。”我问这卡的号段是谁的,她说是联通的。回到家,我把新卡装到自己的4G手机上。大家都知道,4G时代的流量就像哗哗的流水,50M流量,一会儿就所剩无几了。这,和三大运营商没啥区别,糊弄着我多费流量罢了。而那50分钟,我还没用,估计也用不了几次。
因为我用的手机号有电信的,也有移动的,再加上这个苏宁牌的联通号码,也算得上是三网皆用了。对比一下,苏宁的那些宣称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无漫游,这个对于三大运营商来说,很多套餐已经实现;不清零,至少电信在我们省已经推出了某某卡,具有这个功能。而苏宁免费赠送我的这张卡(如果不是赠送,我估计很难选他们的套餐),流量的意义几乎没有,因为4G时代50M流量转瞬即逝,还得花钱去买流量;50分钟的通话时间,略有诱惑力,可超出后的标准,与联通比也没啥优势,我何必用苏宁不用联通呢?我使用的电信本地套餐,9元给100分钟通话时间,超出后0.15元每分钟;我使用的移动卡,8元给200M流量。这些只是我们当地的土政策,与这些土政策比,进入基层的苏宁互联有优势吗?更何况,我免费用一年的卡是购物赠送的,若是没有赠送,谁会来买它的卡?
当然,我并不是奚落苏宁,因为我使用了苏宁卡,只是就事论事。苏宁如此,其他虚拟运营商又能怎么样呢?估计也差不多少,甚至有的还不如苏宁。据数据称,截至到2014年年底,虚拟运营商发展用户数量已经超过100万,估计过了2015年元旦,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可是,100万出头的数字分摊到41张虚拟牌照上,每张又有多少呢?听说,发展势头较好的是阿里、国美、苏宁这些有互联网经验、有渠道的运营商,可数字也不会太大。我想,他们大概走的就是“买了就送”的路线吧,因为他们有这个便利渠道,也有这种“互联网精神”。可是免费的用完了,来年会有多少人愿意掏腰包呢?而慕名主动前来的又有多少呢?
用了人家的免费福利,还说人家不好,我大概不厚道了。厚道与否不说,只有一年的时间了,虽然我还不知道虚拟运营商的销售成本,但如果不挣钱或者赔本赚吆喝的话,不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怕是坚持不了多久。而为了不被淘汰,他们肯定会在国家“收牌”之前争取一个好业绩。可是,从蛋糕店批发蛋糕再和蛋糕店们竞争,结果能好到哪里去呢?
注:本文首发iDonews 专栏,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