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两大供应商都发出警告,2020年巧克力的供应将严重不足并可能引起价格飞涨……”昨天,这条关于巧克力不久的将来可能变成“奢侈品”的微博被疯转,引发吃货们的一片“哀嚎”。
近日有媒体报道,全球巧克力两大巨头百乐嘉利宝和玛氏公司预估,到2020年巧克力产量缺口将高达一百万吨。2008年可可粉每吨只要7000元,如今每吨已经涨到数万元,它的供不应求也导致巧克力价格不断上涨,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援引瑞士百乐嘉利宝公司的说法称,急剧增长的需求使得巧克力价格在最近八年里翻了两番。
巧克力偷偷在变身
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巧克力吃货,会发现近几年超市的巧克力货架在悄悄发生变化——混入坚果、饼干的什锦巧克力品种变多、可可含量高的纯巧克力品种越来越少、同样价格体积却“瘦身”了……
商务部网站资料显示,著名的明治和森永制果从7月起对巧克力排块等商品实施减量维持原价的“隐性涨价”措施。明治对10种商品实施减量约4%至9%的措施,其中巧克力排块“牛奶巧克力”从55克减为50克。森永也将把“巧克力球”等14种商品减量4%至8%。江崎格力高9月出货部分起对“杏仁夹心巧克力”等商品减量约6%至8%。乐天也从8月起对8种商品减量约10%至26%。
从2011年起,某些颇受新人喜爱的品牌巧克力也是以每年不低于8%的涨幅加价。今年国庆期间结婚的某对新人告诉记者,要名牌巧克力当喜糖撑门面,但价格又实在吃不消,精打细算下来,连包装每份喜糖低于15元都拿不出手。这样下去,恐怕几年后,喜糖都用不起巧克力了。
除此之外,巧克力延伸产品的价格也受到影响,比如巧克力雪糕。有市民还记得,2013年夏天梦龙雪糕价格上调1元钱,今年夏天巧乐兹和可爱多都涨价5毛钱。
我们越来越爱巧克力
原料可可豆紧缺已经持续了数年,并愈演愈烈。原因包括多方面,如生产国的气候、战乱等。可可是一种生长周期很长的作物,一株新的可可幼苗在最初的两年内不会结果,而且10年后产量才会增加,因此无法快速满足增长需求。此外,今年暴发的埃博拉疫情也影响到了可可的价格,因为埃博拉造成的混乱和检疫限制也使得可可的产量下降。
产量不佳的同时,需求缺口却越来越庞大。特别是亚洲人购买巧克力一年比一年多。据欧睿国际资料,亚太地区巧克力甜点消耗量去年为平均每人200公克,低于中东与非洲,但需求增长4.5%,为全球最快,是全球0.8%增速的约六倍。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巧克力消耗量最大,平均每人吃掉4.8公斤的巧克力甜点,其次为西欧民众的4.6公斤。去年百乐嘉利宝公司的销售额在亚洲的增长是9.3%,美国市场的增长是5.4%,而在西欧国家的销售仅有0.1%的增长。有外媒报道称:中国每年的巧克力销售额已超过6亿欧元,每年增长15%,而这只是世界市场1%。现在平均每个中国人每年吃200克巧克力,但中国人对巧克力的需求未来会爆发式的增长。在供需两头都紧张的情况下,巧克力价格的走势恐怕只有一个“涨”字。
求安慰 代可可脂解馋
这一消息昨天也引起众多吃货的关注。不过,也有网友不以为意,称自己吃的巧克力本来就不是用真正的可可做的,而是人工生产的代可可脂,所以巧克力一直都是奢侈品。记者昨天走访几家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巧克力标示“代可可脂”成分确实占大多数,而且代可可脂产品价格低廉。
据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发布的《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国家标准,巧克力是指以可可制品、白砂糖和/或甜味剂为主要原料,添加或不添加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经特定工艺制成的固体食品。
其实,代可可脂和可可脂的区别除了化学成分之外,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口感。用天然可可脂制作的巧克力入口即化,而且浓郁的味道会在口中维持很久,代可可脂巧克力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网友“神评论”
@Eason是杀G小能手:等到可可涨价,巧克力却还是7块钱一条,你就会发现这么多年咱们吃的都是代可可脂。
@葡萄也能砸牛顿:2020年,有人可怜巴巴对我说,iPhone12归你,巧克力归我,求你了!
@Rock_bar:巧克力厂商的骗局?
@小睿睿只想好好做自己:成本价是八年前的两倍,大声告诉我现在物价是八年前的几倍。
@Chuck姜姜姜:要不现在赶紧买些囤起来,到那时候再高价卖出,真是被我的聪明才智深深折服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