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还在吃蛋糕?一份传统精致的点心匣子才是中国人的甜蜜滋味 | 赏味

   2017-08-26 378
核心提示:又到一年一度七夕节,做好“撒吃狗粮”的准备了吗?不过今天这篇甜蜜手册并非七夕餐厅大餐指南,看多了老套的蛋糕红酒,何不换一种方式过一个中式传统的浪漫节日

又到一年一度七夕节,做好“撒吃狗粮”的准备了吗?不过今天这篇甜蜜手册并非七夕餐厅大餐指南,看多了老套的蛋糕红酒,何不换一种方式过一个中式传统的浪漫节日。

除了美味的西点,实际上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流传的甜蜜滋味也大有讲究,在专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里,装一份精致缤纷的点心匣子,心意和新意双双送上,绝对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甜蜜体验。今天凤凰旅游赏味用一套中式点心迎接浪漫七夕节,个中甜蜜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travel_ifeng), 回复“赏味”收取

再过三日,又到一年一度的七夕节,脑海里自动跳出“情人节”三个字?醒醒吧,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什么浪漫大餐“虐狗”指南,因为最早的七夕节从来就与情人无关。

中国传统乞巧节

中国传统七夕节,也叫“乞巧节”、“七姐诞”,是古时姑娘们在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向织女星祈愿,希望自己能够更加心灵手巧的日子。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早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中,便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通常祈愿妇女会在庭中摆设香案,盛出瓜果,望空焚香膜拜,在月色下以丝线连穿7个针孔。

七夕节里总少不了牛郎织女的传说

此后,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了关联,多出些浪漫主义,加上现代商家的炒作,七夕便成了情侣间每年必过的“中国情人节”。其实无所谓真假情人节,也无所谓有伴或单身,在七夕当日为自己找些甜蜜自然错不了,毕竟就连天上的织女星也要吃一口人间的瓜果小点。

不过既然是过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何不试着避开老套的蛋糕红酒,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流传的甜蜜滋味大有讲究,用一套中式点心迎接浪漫节日,个中甜蜜才下舌头,又上心头。

中式点心的技艺

中式点心,讲究点之于心。中国自古便是饮食文化大国,即便一枚小小点心的制作工艺,也历经了数代制糕人的钻研与传承。中式糕点讲究眼尖心细,在复杂繁琐的过程里,糕点师傅凭着一双巧手和简单工具,将自己对食物的敬意和生活的热情倾注于其间,吃到糕点的人也在丝丝甜蜜之中体味到制糕人的心意。

一名能工巧匠、一颗惜物之心,用舌尖美食表点点心意,想来便是“点心”的真谛,也是其美感之所在。

与西点有所区别,中式糕点在制作过程中运用的工具并不复杂,但却独具美感,其中最常见的便是木质的饼印模具。温润的木头上雕出栩栩如生的花草瓜果、龙凤鸟蝶……精美的纹饰经由压印、敲打、覆膜等手艺印刻在点心表面,每一件都是可食用的艺术品。

因为做的是入口的食物,模具的材料自然马虎不得。杜梨、核桃、枣木、白松、柞木、榉木……原木应适于纂刻、不易变形,再起稿、雕刻。模具中的纹样需要用到不同的刀法,大多表现吉祥兴旺的美好寓意,比如常见的葫芦便代表“福禄”,从雕刻工艺到造型、花样、刀法都十分讲究,即便在如今的工艺水平下也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也正是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老手艺,承载了中华数千年的文化,并将它们转化为甜蜜点心,送入口中。

中式南北点的滋味

在神州大地上流传了千年的糕点凝结着老一辈人幸福生活的味觉记忆,也不断融汇着这一代甜牙齿们对“甜蜜”的新式理解。

中式点心遍布中国大江南北,讲究就地取材、应季而食,每一方水土都孕育出独具魅力的甜品:中原的传统、江浙的精致、港澳的新奇……在你的家乡,是哪一种甜味?

华北

在京津冀一带,传统甜品好像也沾染着皇家气息,温厚大气,古朴之间不失雅致的气韵。在用料上以软糯弹牙的糯米为主,油炸出来的质感自然是人气之选,诸如炸糕、糖耳朵……咬一口香酥,没有什么特殊的调味,在嘴里越嚼越香。当然,天子脚下的点心总有几分精细,芸豆卷、核桃酪、豌豆黄这类宫廷细点,如今传到“寻常百姓家”,依旧是大众心爱的味道。

京味点心

| 豌豆黄

每到春夏时节,北京一带豌豆黄最为应季,浅黄的色泽、细腻的口感,放进嘴中轻轻一抿便把香甜化至各个角落。传说当年慈禧太后在北海歇凉时尝到豌豆黄的滋味,当即让贩卖豌豆黄的小贩入宫,专门制作这道美味小点。

| 驴打滚

老北京和天津卫的传统小点,姿态跟名字同样敦实可爱,软糯香甜的江米制皮成卷,薄薄滚上一层黄豆粉,内馅儿裹着红豆泥甜得矜持,间或吃到几口豆衣,细细嚼着尽是满口的香甜。

华东

江浙沪一带自古便是富庶之地,这里万商云集、人文荟萃,既有达官贵族,也有文人士绅,数百年的熏陶之下,也造就了一方懂吃的当地人。江浙沪的传统点心如同这里温柔细腻的姑娘,造型上一定是精致的,做工技艺也要足够细腻。点心送进口里,味道和外表一样柔和,滋味清甜,余味悠长,好像耳边回响着姑娘的吴侬细语。

苏式酥皮点心

| 定胜糕

定胜糕

苏杭一带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点心之一,由粳米粉和糯米粉制成。相传古时考状元前人们会以定胜糕送行,表达金榜题名之意,也有鼓舞出征将士的说法。发展到现在,上海人习惯在乔迁时送出一份定胜糕,取其“定升“之意。

| 海棠糕

海棠糕

作为点心界里的老一辈,海棠糕的滋味大多停留在上一代人的记忆里。粉皮裹着天然清香的豆沙馅,在特质模具里烘烤出海棠花的形态。最美的滋味只有在糕点热气扑面时感受,瓜子烘得香,混杂着砂糖酱温热的甜美滋味,每一口都回味无穷。

毗邻江浙沪的安徽,对于吃甜也颇为考究。同样有着精巧细致的外形,以香酥的酥点居多。除了讲究的口味和外观,在这里买点心光是看着名录就是一种享受:发喜馃、寸金糖、龙须酥……每道点心的名字无不是朗朗上口,带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吃掉一口甜蜜。

寸金糖

| 龙须酥

龙须酥

顾名思义,龙须酥最大的特点便是外层千百条洁白纤细的银丝,形如龙须一般层层叠叠,团出一份精巧的宫廷美点,是安徽安庆市的特色甜食。奇妙造型的背后,需要点心师傅耐心地运用七道工序拉丝制成。龙须酥外表银丝酥脆,内里却又绵软清甜,吃时免不了惹得一嘴细渣,却饶有趣味。

华中、西南

湖北、湖南、四川一带的甜点和当地风土人情一样夹带着几许江湖气,红糖、糯米等原料常常成为甜品里的主角,比如软糯红亮的糖油粑粑、清甜适口的米酒汤圆、红糖冰粉等便是大众钟爱的草根点心。

糖油粑粑

| 冰粉

冰粉

冰粉是一道著名的汉族小吃,用天然的冰粉籽搓出晶莹剔透的冻糕,本身并无特别风味,但只需一小勺点睛的红糖水,便瞬间成了夏日里最具人气的解暑利器。

云贵一带喜食糯米、豆粉等食材,当地的甜品也多以其为主料,加上两地山野食材层出不穷,点心的风味也带着地方的鲜明特色,云南鲜花饼、贵州碗儿糕等都是当地经典的点心。

碗儿糕

| 鲜花饼

鲜花饼

守着中国著名的春城,以花入馔是云南最擅长的厨房技艺,制作点心亦如是。每逢中秋时节,一枚花香绕鼻的酥皮鲜花饼总能在月饼大军中“杀出重围”,成为人气之选。清晨摘下沾着露气的玫瑰花瓣,以蜜糖封存美艳色泽和迷人香气,酥饼送进嘴中还能嚼出花瓣细密的纤维,一口便飞进云南的山间。

华南

沿着地图向南移,走到广东、香港、海南等沿海地带。在这片温暖的区域生活,总盼着些清凉解暑的美味拯救自己的味蕾。虽然气候较热,但一年四季都有可口多汁的水果,点心自然就地取材,偏爱以水果为主料,诸如清补凉汤水类的甜品也更受大众喜爱。尤其在盛夏时节一口喝下,冰冰凉凉,既畅快又降温。

甜味豆花

| 清补凉

清补凉

海南盛产椰子,清补凉便是在新鲜的椰汁中加入红豆、绿豆、薏米、葡萄干、西瓜、椰丝、西米、空心粉等一系列食材,按照个人口味拌出一碗丰富清凉的天然甜水,高温之下简直能“救命”。

至于闽南一带,除了水果和甜汤,还钟爱红豆、绿豆、仙草等特色食材,比如奇思妙想之下以地瓜制成的芋圆便是当地的经典甜品。

芋圆

| 烧仙草

烧仙草

清热解毒的仙草是福建人的夏日宠儿,搭配上芋圆、花生、蜜豆、凤梨的烧仙草,冰冰凉凉的青草冻,或是超市罐装的仙草蜜都让夏季百般幸福。

距离香港不远处的澳门,因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钟爱鸡蛋、牛奶做出的甜品。同时结合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点心绝非花哨的橱窗展示品,反而带着岁月沉淀的痕迹,是朴实外表下的实在味道。

葡式蛋挞

| 葡式蛋挞

在澳门最著名的甜点绝对是葡式蛋挞,1989年由英国人安德鲁从葡萄牙漂洋过海引进澳门,就此生根发芽,并依照中国人的口味减少糖量,成就了澳门最招牌的甜品。

西北

拥有一片广阔草原的新疆、青海和甘肃,草美羊肥,是国内优质奶源产地。生活在这片天地的游牧民族为了做出可以长期存放、及时补充能量的食物,将粮食和奶制品加工成便携的点心,也不乏甜醅等特色美味。

| 甜醅子

甜醅子

所谓甜醅子,是将莜麦或青稞蒸熟后,加上酒曲酿造而成,吃前加些凉水兑出一碗汤,好一碗醉人的本土甜品。甜醅子在兰州大街小巷均可寻见,是当地一道著名的甜食小吃。

版权声明

本文由凤凰网旅游原创发布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