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中含有植脂奶油
饼干中也含有植脂奶油
奶油蛋糕
近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的植物奶油所存的健康隐患,犹如一颗炸弹投向市场。
甜蜜的奶油蛋糕、酥脆的饼干……有可能变身披着糖衣的“杀手”,其“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导致糖尿病等疾病”的影响,使得植物奶油的使用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植物奶油成 “ 甜蜜的负担 ”
在媒体进行大量报道前,也许你不会注意这个毫不起眼的词汇——氢化油,也叫做植物奶油、植物黄油、植脂末……在面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食品焙烤领域广泛使用。
在油炸食物如炸鸡、薯条中存在,同时也藏身于巧克力、冰淇淋、奶油饼干、方便面、蛋黄派、咖啡伴侣(奶精)和奶油面包等食品中,被指会产生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因此,被冠上了“甜蜜杀手”的称号。
一时间,谈“油”色变。家住西雅图的陈慧平时最喜欢吃某品牌的奶油饼干,平时去超市一买就是一打。自从看了网上各大媒体的报道之后,对于饼干一类的东西就有节制了。“我以前吃了那么多,不晓得会不会因此而得啥子病……”
与陈慧有同样顾虑的大有人在,大学生梁国斌一改往日使用蛋黄派做早餐的习惯,每天早上去食堂排队买馒头吃,“在确定的检测结果出来前,还是少吃为好,食品安全最重要。”
曾经让生活变得美味的东西,如今却变成了“甜蜜的负担”,这对甜食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件痛苦的事。有低血糖的廖女士更觉得苦不堪言:“低血糖的时候,就想吃点奶油蛋糕之类的,现在都说奶油蛋糕里面加了植物奶油,容易得糖尿病,虽然看大家吃了都没事,但还是注意一下比较好……”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市民根本就没听说过植物奶油一词,对于媒体所披露的有可能产生的危害也一无所知。
一位在蛋糕店为孙儿买蛋糕的老大爷表示:“没听过啥子植物奶油哦……”他告诉记者,孙儿喜欢吃蛋糕,通常是吼得凶,吃一小块就差不多饱了,吃得少,就算有问题,也应该不算问题。“关键是要新鲜,其他就没介意那么多了。”
一名姓孙的中年妇女则表示:“一听是植物的,就想到是天然的,应该会更好一些哦?大家都说动物油吃多了容易发胖啊……”
要好看,没有植物奶油怎么行 ?
据相关资料解释,氢化油是用植物油进行氢化反应制成的。液体的植物油变成可塑性的半固体人造奶油,制作和储藏起来都很方便,在我们的日常食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对市内一些蛋糕店进行了走访。在街心花园一家知名的蛋糕店,记者看到,在一些蛋糕的配料表上,明确标明使用的是“植物油”,而一些酥性饼干上则标明的是“酥油”。
对于植物油和酥油的疑问,店员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保证绝对用的是专门烘烤蛋糕的油,并表示,绝对是上好的油。
而专门烘烤蛋糕的是什么油?店员有点不耐烦了:“就是专门用来烤蛋糕的油啊!”当记者询问制作生日蛋糕的奶油是什么奶油时,店员很警觉地回答:“全部用的是鲜奶油。”针对目前被广泛议论的植物奶油,店员回答:“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用那种“歪”奶油的,都是正宗的奶油。”在一家比较小的蛋糕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全脂奶油,并声称低糖,吃了不会发胖,更不会得糖尿病。
记者走访了一些大型超市,在糕点专柜看到,很多切片面包和全麦面包上,都明确标明了使用的是人造奶油。大部分饼干都使用的是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
据了解,以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的植物奶油,也被称作“人造奶油”、氢化油,其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体油脂变成半固体油脂。由于呈固态,比液态天然植物油好储存,价格又低于天然动物脂肪,加之保质期长,口感好,自然受到了商家的喜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糕点师说:纯奶油较难成形,放冰箱里两个小时就会融化,没法保存。而含有植物奶油的蛋糕,有卖相,还可以冷藏,可以说植物奶油的确功不可没,绝大多数商家都是用的植物奶油。
据科学研究表明,一般的脂肪在人体内7天就会被代谢,但反式脂肪却需要5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可以被代谢,没有代谢的反式脂肪最后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
据相关资料解释,氢化油是用植物油进行氢化反应制成的。液体的植物油变成可塑性的半固体人造奶油,制作和储藏起来都很方便,在我们的日常食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对市内一些蛋糕店进行了走访。在街心花园一家知名的蛋糕店,记者看到,在一些蛋糕的配料表上,明确标明使用的是“植物油”,而一些酥性饼干上则标明的是“酥油”。
对于植物油和酥油的疑问,店员没有过多地解释,只是保证绝对用的是专门烘烤蛋糕的油,并表示,绝对是上好的油。
而专门烘烤蛋糕的是什么油?店员有点不耐烦了:“就是专门用来烤蛋糕的油啊!”当记者询问制作生日蛋糕的奶油是什么奶油时,店员很警觉地回答:“全部用的是鲜奶油。”针对目前被广泛议论的植物奶油,店员回答:“放心,我们绝对不会用那种“歪”奶油的,都是正宗的奶油。”在一家比较小的蛋糕店,老板告诉记者,他们使用的是全脂奶油,并声称低糖,吃了不会发胖,更不会得糖尿病。
记者走访了一些大型超市,在糕点专柜看到,很多切片面包和全麦面包上,都明确标明了使用的是人造奶油。大部分饼干都使用的是精炼植物油(部分氢化棕榈油)。
据了解,以植物油和水、盐、奶粉等加工而成的植物奶油,也被称作“人造奶油”、氢化油,其原理是在加热植物油时,加入金属催化剂,通入氢气,使液体油脂变成半固体油脂。由于呈固态,比液态天然植物油好储存,价格又低于天然动物脂肪,加之保质期长,口感好,自然受到了商家的喜欢。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糕点师说:纯奶油较难成形,放冰箱里两个小时就会融化,没法保存。而含有植物奶油的蛋糕,有卖相,还可以冷藏,可以说植物奶油的确功不可没,绝大多数商家都是用的植物奶油。
据科学研究表明,一般的脂肪在人体内7天就会被代谢,但反式脂肪却需要50天甚至更长时间才可以被代谢,没有代谢的反式脂肪最后留在体内,囤积在细胞或血管壁上。
植物奶油不一定都含反式脂肪酸
尽管植物奶油广泛被适用于大量食物中,并且它在食品工业中的地位暂时不能被替代,但植物奶油并不一定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许多国外资料显示,目前的植物奶油工艺新,如低温高压法、改用新的催化剂等,可以大幅度减少植物奶油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而更新的“完全氢化”工艺则可以根本不产生反式脂肪酸。
据了解,这种工艺增加了植物奶油的成本,让植物奶油比较贵,如果糕点用这种植物奶油的话成本要增加好几倍——在中国,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商家更是少之又少。
尽量少摄入植物奶油
对于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氢化油事件”,我市第二人民医院营养科主治医师张波说:“人体每天所需的脂肪总量是固定的,过多摄入,都容易造成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张医师谈道,目前国内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表明,到底摄入多少植物奶油会引发危害,而且食品中植物奶油的含量也没有标注。“个人建议市民应尽可能少食用含植物奶油的食品,如奶茶、蛋糕、冰淇淋、饼干等”。
另外,张医师还表示,科学的论断,必须建立在拥有确切的科学论据和大量的试验样本数据上,“现在很多食物都含有植物奶油,但增加这些疾病危险性,并不意味着必然导致这些疾病,比方吃烧烤会致癌大家都知道,但是我们偶尔吃几次,就一定会致癌吗?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科学证据来表明。”
其实不仅仅是植物奶油,人们对于一般食用油的使用不当,同样容易引发一些疾病。张医师表示,与其对植物奶油恐惧,还不如正确地认识合理的膳食结构,按照健康的食物金字塔,合理地选择食物,保证品种多样化。同时,在用油时也要注意适量,一般而言,一个人每天的用油量是25——30克。食用油应采用品质好的植物油,如:橄榄油、大豆油、蔬菜油、葵花油等。要尽量避免高温油炸及预防油质的氧化酸败。已氢化处理的植物油及饱和度高的椰子油及棕榈油,若过量摄取必然有害于人体,因此须谨慎地选择食用油脂的种类及来源。
张医师建议,市民可以变换多种烹饪方法,多采用凉拌、清蒸、煮等方法,既变化了口味,又减少了油和盐的摄入量。
相关链接: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审查了研究文献之后认为,对反式脂肪的摄入应低于每天摄取热量的1%。以一个每日消耗2000卡的成人而言,相当于每人每天吃上2克的反式不饱和脂肪酸,这样的摄入量对身体还是没有明显影响。FDA同时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
2003年6月1日起,丹麦规定:丹麦市场上任何含反式脂肪酸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止;加拿大、巴西要求反式脂肪酸含量超过0.5克的食品必须在标签中表明反式脂肪酸的含量;荷兰、法国、瑞典等国家要求,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必须控制在5%以下,强制要求在包装食品的营养标签中标注包括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含量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