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菜籽油棕榈油第一季度内在质量五成不合格

   2010-03-23 290
核心提示:21日,东莞市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对本市流通领域食用油商品质量的抽查情况。经检验,合格78批次,总合格率为78%,剔除纯标签不合格9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为87%。

21日,东莞市工商局公布了今年第一季度对本市流通领域食用油商品质量的抽查情况。经检验,合格78批次,总合格率为78%,剔除纯标签不合格9批次,内在质量合格率为87%。其中,菜籽油、棕榈油内在质量合格率仅为五成。

调和油、玉米油等质量较好

据介绍,本次监测范围包括莞城、东城、南城、万江、虎门、常平、中堂、大岭山8个镇(街)的商场、超市和批发部,共抽查食用油100批次。

抽查结果显示,全市市面上调和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猪油的质量较好,内在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大豆油抽查了14批次,其中10批次合格,内在质量合格率为85.7%;花生油整体合格率较高。

但相对来说,菜籽油、棕榈油等则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菜籽油抽查10批次,其中只有4批次合格,内在质量合格率仅为50%。而棕榈油抽查6批次,其中只有3批次合格,内在质量合格率也仅为50%。

一些菜籽油掺杂其它油品

本次抽查的16批次花生油中,有3批次不合格,主要是标签、折光指数、相对密度、脂肪酸组成项目不合格。抽查的14批次大豆油中,有4批次不合格,主要是标签、折光指数(n40),碘值(I),脂肪酸组成不合格。

本次抽查的10批次菜籽油中,有6批次不合格,主要是脂肪酸组成、色泽项目不合格。本次抽查的6批次棕榈油中,有3批次不合格,主要是熔点、酸值、色泽项目不合格。

据市工商局介绍,食品标签是消费者获取产品信息的主要途径,规范清晰的标注内容是消费者对食品作出购买决定的重要依据,所以标签规范相当重要。而折光指数、相对密度、脂肪酸组成都是食用油的重要特征指标,单一油品中这几个项目的标准值是固定的。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脂肪酸组成不合格,说明产品里面有可能掺杂了不同的油品,而在此次的抽查当中,不少商家所卖的菜籽油不合格,都是因为脂肪酸组成不合格。此外,熔点是棕榈油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熔点越低等级越高,不同熔点的棕榈油价格相差也较大。

消费提醒

选购食用油应又闻又看

从此次抽查结果来看,虽然大多数食用油质量还是较好,但也有一些产品鱼龙混杂。因此,选购食用油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市工商局相关专业人士提醒,选购食用油应该六看:

一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油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也因其品种不同而使同品位油色略有差异。

二看透明度。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浑浊。

三看有无沉淀物。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黏度小。

四看有无分层或絮状沉淀现象。若有分层或絮状物沉淀则很可能是混杂油。

五闻气味。各品种油有其正常的独特气味,而无酸臭异味。

六查标签。对小包装油要认真查看其商标,特别要注意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无厂址、无质量标准代号的要特别注意,避免上当。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2003352号-1  |  赣公网安备361102020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