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消费中,老百姓不会那么仔细地分辨好坏,一个或几个品牌的产品出了问题后,结果常常是玉石俱焚,好产品也一起遭殃。奶粉出了问题后,有人问我:你还买牛奶吗?我说,当然,500克要6元多钱的那种,是我首选的产品。
好产品是能喝出来的。其实,我喝过很多比这好的奶。可惜,它们都难以在市场上立足。因为大多数人喝不出来。他们不会细细地体味牛奶的美味,喝奶只是一种任务。选择的时候,也只知道看广告,看价签。无论是购买牛奶还是任何食品我都有自己的原则,基本而言如下:
1.不买广告长期密集投放的食品。买那些品牌已经建立很久,广告虽不太多但是口碑一直不错的品牌。这是当年从美国的一本生活指导书中学来的。
2.不买经常降价促销的食品。日常食品与电器不同,它的成本是固定的,利润很薄,难以大幅度降低。如果经常搞价格大战,就令人怀疑其产品品质是否能够保证。如果是因为快过保质期或不新鲜而降价,其安全性和营养价值已经打了折扣,更不值得去买。
3. 尽量买本地出产的产品。本地品牌想要严重欺骗本地人是比较困难的,他们多多少少会有投鼠忌器的心理。同时,本地产品减少了运输和储藏环节,不用在央视做广告投放,产品成本略低,在同样价钱下更物有所值。
4. 尽量买最新鲜、保质期比较短的产品。保质期越长,则营养成分的损失越可能增加,而添加油、糖、盐、防腐剂等成分的可能性越大。不新鲜的产品营养价值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加大。
5.尽量买最纯粹的、天然形态的产品,少买添加了多种原料的产品,尽量不买高度加工食品。纯粹的产品、天然形态的产品会提高掺假难度,混合产品则容易得多。比如说,纯牛奶的造假难度比乳饮料和奶粉要高一些(尽管现在也可能掺假,但含量毕竟比较低,其他产品恐怕花样更多,杂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