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价格集体跳水是福是祸?

   2008-10-09 284
核心提示:“牛奶门”事件后,液态奶市场的降价旋风已刮到重庆。记者昨日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包括伊利、蒙牛等在内的国产液态奶在国庆期间开始大幅降价,降幅最大的接近
“牛奶门”事件后,液态奶市场的降价旋风已刮到重庆。记者昨日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包括伊利、蒙牛等在内的国产液态奶在国庆期间开始大幅降价,降幅最大的接近50%,一些产品价格甚至不及同种规格和重量的矿泉水。
(10月8日《重庆商报》)
  
  经历“三鹿毒奶粉事件”后,中国的奶制品行业的遭到了重大的打击。曾经享誉全国的品牌几乎没有一个没有落水的。其中有响当当的名牌蒙牛、伊利、雅士利等行业巨头。三聚氰胺犹如一个炸弹,把消费者的信心炸的荡然无存。国家免检的名牌都不可靠了,还有什么值得信赖?在这个经历了毒奶粉事件后的第一个国庆长假,各大奶制品企业都想用降价的方式来赢回市场,争取消费者的信任。可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使质量没问题了,在短期内也很难挽回消费者的信心。
  
  我们应该看到,经历了这次严重的毒奶粉事件后,中国整个奶制品行业都面临着行业重建。当然,这既是一种信任的重建也是整个监管检测体制的重建。我们应该反思如何规范好整个行业。其实,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才是导致这次毒奶品事件的根源之一。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奶制品的需求也是越来越多的。也就是说,整个市场需求是迅速增长的。各个奶制品企业都想从这个不断壮大的蛋糕中分一块,由于这个行业的不规范,恶性竞争也就不可避免,那么这就会导致各种行业“潜规则“的出现。就像一颗毒瘤一样在不断的生长,但是总会有一天崩溃的,如今这个毒瘤已经崩溃。
  
  整个奶制品行业受到打击,但是整个市场需求还是存在的,不可能这次事件之后中国人就都不喝牛奶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存在的,未来这个行业还是要发展起来的。但是降价只能是权宜之计而并不是长久之计。牛奶和水是同一个价格了那么肯定是不正常的。作为消费者来说当然希望物价水平越低越好,但是牛奶再便宜也不能低于水的价格,就像汽车再便宜也不能和自行车的价格一样。因为恶性竞争会导致价格偏低,即使在没有降价以前有些牛奶的价格也是不如某些饮料的。价格低,企业还要维持利润,那么就会压低收购原奶时的价格,收购价格低了,一些非法奶农变往里面加了三聚氰胺和水变相的维持了原奶的质量。这样,一吨奶加上水和三聚氰胺后就会变成两吨或三吨。再加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在收购原奶时的门槛也会降低。掺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就这样诞生了。
  
  从根本上讲,市场上牛奶的价格过低并不是一件好事。如果长期维持这种低价格,对整个奶制品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一方面要保证质量,另一方面还要保持水一样的价格,这是不正常的,也是违背价值规律的。我们都愿意买质优价廉的商品,但是这种质优价廉都是有一定限度的。没有免费的午餐,贪便宜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希望奶制品的价格能够回到正常的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前提。这是一个对整个奶制品行业进行规范的契机。应该从三鹿毒奶品事件中吸取教训,这次事件中出问题的主要是面向农村市场开发的,只有18元一包的奶粉。显然,三鹿为了抢占农村市场,采用了低价的优势,又要维持利润和保持所谓的“质量”,于是乎,大量的加三聚氰胺成了“最佳”的选择。有了三聚氰胺,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了,价格又便宜,市场有了,利润也不会少。这是一个血的教训!牛奶价格集体跳水,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正常价格的保证质量的安全食品才是我们所期待的。
 
收藏 0打赏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赣ICP备20220033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