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由可可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燕萍主持,她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可可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年来所做的重点工作:
1、与有关部门协调降低可可豆进口关税,2007年专业委员会通过轻工业联合会向国务院税则办公室申报关于减免可可豆进口关税的报告和申请,经财政部调查核实将可可豆进口关税从4%降至2%,并从2008年元月1日起执行;
2、进出口情况:2007年进口1801 可可豆39477吨、进口可可皮等废料8412吨;2006年进口皮渣7530吨。出口1803 可可液块1030吨、1804 可可脂16110吨、1805可可粉8760吨;
3、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可可粉加工中使用可可壳影响产品质量,向国家食品检测中心提出对可可行业进行产品质量抽查,但由于可可粉产品标准中没有制定含壳量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因此质检部门认为缺乏可操作性,有待行业进一步制定相应标准。另外应从行业管理角度加大宣传力度,从本企业做起遵守行业诚信宣言,不买、不卖、不用可可皮渣,企业相互监督。
4、国际交流:参加了在印尼召开的国际可可论坛第四届印尼峰会,并考察参观了PT可可新工厂。
5、与国家商务部及海关密切联系,了解可可进出口情况以及国家对行业的政策法规,为企业服务。
会上,可可专业委员会会长季明分析了国际可可市场的发展动态,副会长施钰平介绍了国内可可市场的情况。
朱念琳在会议总结中提醒企业,关注原料零关税的双重效应,零关税固然可以降低国内可可企业的采购成本,但也可能为这一领域的跨国企业切入中国市场增加动力。2007年,国际工业巧克力巨头百乐嘉利宝在中国建立了年产2.5万吨巧克力原料的工厂,并计划到2011年将年产能提高三倍。这样的跨国可可企业目前作为可可制品的下游企业,不形成对国内可可企业的直接竞争;但如果零关税实行,未尝不会促使跨国可可企业在中国建立从可可豆到原料巧克力整个产业链的加工基地,那将对中国可可行业构成直接的冲击。
另外面对国际竞争,全行业不能各自为政,应加强合作和沟通,维护中国可可制品的整体声誉和品牌形象,通过提高质量获得良好效益。